駕駛員用眼雖然也可以估計出飛機與地面的距離,但這樣得出的結(jié)論很不準(zhǔn)確。而且當(dāng)光線不好或飛機飛得很高時,用目測高度就根本不可能。用大氣壓力變化與高度相關(guān)的原理,制造出的飛機高度表解決了這個問題。
大氣壓力是由空氣的重量堆積而成的,越到高處空氣的厚度就越小,氣壓就越低。隨著高度的增加,氣壓線性下降。如果在飛機上能測出外面的氣壓,當(dāng)然就可以換算出飛機此刻的飛行高度。飛機上現(xiàn)在裝的就是以這樣原理做的氣壓表,但表盤上顯示出的數(shù)字卻是經(jīng)過換算出來的高度,這就方便于駕駛員的使用了。
飛機在空中飛行,駕駛員不僅要知道飛機對地面運動的速度(地速),而且還要知道飛機相對于空氣運動的速度(空速)。下面先解釋一下對飛機來說比較重要的空速。機翼的升力來自于流過的機翼上下表面氣流的速度差,因此空速決定了升力的大小。空速越大,升力F越大;沒有空速,升力消失,飛機就會從天上掉下來。相對于飛機來說,氣流動的越快,對飛機沖擊的壓力也越大,這個壓力被稱之為動壓。動壓與空速相關(guān),當(dāng)動壓被測出后也就可以換算出空速。
測量空速的系統(tǒng)由三部分組成。第一部分叫全壓管。它是一根向飛行前方伸出的管子,被裝在機頭或翼尖上。當(dāng)空氣迎面吹過來流入管中,在管子的后部就可以感受到流入空氣的全部壓力。這個壓力由空氣流入管內(nèi)的動壓和空氣靜止時內(nèi)部的靜壓組成。第二部分是靜壓孔。靜壓孔是開在機身側(cè)方不受氣流干擾的一些小孔。空氣從這里緩慢流入孔內(nèi),這里的空氣壓力是靜壓。第三部分是壓力表,表的一端與全壓管相連,另一端與靜壓孔相連。壓力表測得的數(shù)字是全壓與靜壓之差,也就是動壓。根據(jù)動壓與空速的相關(guān)關(guān)系,就能將空速換算出來。
地速表明飛行中的飛機相對于地面運動的速度。地速是由空速加上空氣本身的流速(風(fēng)速)這兩部分組成。空速、風(fēng)速、地速都是可以是指向任何方向的矢量。當(dāng)把它們加在一起時,三個矢量組成一個三角形,這就是有名的速度三角形。通過它,駕駛員就可以知道飛機的地速是多少了。
低速飛機在飛行時,駕駛員依靠觀察地面的標(biāo)志來辨別方向。一旦飛機升到云海之上或在海洋上空飛行時就找不到地面標(biāo)志物了。借助于我們祖先的偉大發(fā)明之一——磁羅盤,這個問題就解決了。在飛機上的這個磁羅盤(指南針)是經(jīng)過改裝的,叫做航向儀。因為飛機飛行速度很快,沿地表面飛行時,盡管乘客感受不到地球的彎曲弧度,但磁羅盤卻會感覺到這種變化。飛機沿著地表曲度不斷變化著姿態(tài),如果磁羅盤的運動趕不上這種變化速度,那么它指出的就是錯誤方向。為此在磁羅盤上還要附加一套陀螺,這樣才能使磁羅盤一直保持與地面平行的姿態(tài),為飛機指明正確的方向。這一整套裝置叫航道羅盤。
來源:中國民航局